当前位置: 首页 > 六届第四次会议

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08-17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黄冈政函【2022】82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
       2021年7月16日,收到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认真研究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执法检查报告及相关审议意见的函》(以下简称《禁毒法》)后,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对照审议意见,抓好问题整改和相关工作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员上阵、合力攻坚,形成综合治理格局。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坚持党管禁毒,齐抓共管,统筹推进,毒品综合治理能力明显提升。2021年度,我市禁毒工作综合排名跃升全省第一方阵。一是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市委、市政府将禁毒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把禁毒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安排,政治站位之高和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市委书记张家胜亲自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禁毒工作汇报,研究工作措施,指明下步工作方向,统筹推进全市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关心支持禁毒工作,2021年5至6月,专题调研检查我市组织实施《禁毒法》工作情况。市长李军杰,市领导刘忠诚、王文忠等多次深入禁毒一线调研,解决实际困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禁毒工作部署要求,认真履行禁毒职责。二是综合治理格局进一步完善。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黄冈市禁毒重点整治工作责任考评实施细则》等关于加强禁毒工作文件,禁毒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市政府办公室将禁毒突出问题任务化清单化,列入重点事项督办推进。市委政法委将禁毒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进一步压实各级各有关单位禁毒责任。各级禁毒委成员单位支持禁毒工作,认真履职,密切协同。全市形成了“党政领导、禁毒委牵头、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三是上下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各级党委政府注重加强禁毒组织建设,及时根据人事调整实际,不断优化配强禁毒委和禁毒办力量,市禁毒委主任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全市10个县(市、区)和龙感湖管理区、白莲河示范区均及时调整完善禁毒委组织,大部分县(市、区)由常委担任禁毒委主任。鼓励探索禁毒办实体化运行,蕲春、武穴两地从相关成员单位抽调骨干充实禁毒办力量,设置专职禁毒办副主任,有力推动了诸多社会化禁毒工作落地见效。
    (二)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强化禁毒宣传教育。一是狠抓社会面禁毒宣传教育。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以6月集中宣传月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以“全民禁毒、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大型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近20余场次。利用6·3虎门销烟纪念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的六进宣传活动,形成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二是狠抓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坚持把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毒品预防教育,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将禁毒知识纳入全市中考范畴,学校严格落实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课程要求,应用“青骄·第二课堂”,踊跃参与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答题竞赛活动。发挥全市13个禁毒教育基地和5个展览馆作用,组织学生和家长50余万人次参观接受禁毒教育。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全省禁毒名师“一堂禁毒课”作品创作活动,3人获省级奖项。三是狠抓多媒体禁毒宣传报道。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融合,抢占禁毒宣传新高地,不断弘扬禁毒正能量。去年,各地向有关媒体踊跃投稿500余篇,其中在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中国禁毒报等国家级媒体刊发11篇,在湖北日报等省级媒体刊发13篇,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等新兴媒体刊发了100余篇,在市县两级媒体播发各类禁毒信息近200篇。
    (三)集成打零、堵源截流,依法打击毒品犯罪行为。一是集群打零成效明显提升。先后部署开展“净边2021”“雷火2021禁毒攻坚”“7·25”等专项行动,坚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合成作战,集群打零效能显著提升。全年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55起,抓获各类毒品犯罪嫌疑人253人,同比增长35%,缴获各类毒品100余公斤,缴获毒资1000余万元。二是大案攻坚能力明显提升。牢固树立“打团伙、破大案、摧网络、抓毒枭”全链条打击理念,坚持情报导侦,组织开展专案经营,实施精准打击。全年共破获部督案件4起,省督案件3起,摧毁3人以上毒品犯罪团伙24个。两起部督案件被评为全省十大精品案件。三是堵源截流实效明显提升。统筹调动公安多警种,组织交通、卫健等部门,充分发挥联查联防机制作用,依托疫情防控和交通治安卡口,严查各类毒品过境和内流。全年利用卡口查获运输毒品案3起,抓捕毒品犯罪嫌疑人6人,缴毒近5公斤。查处寄递渠道案件4起,抓获11人,缴毒11.64公斤,行政处罚寄递企业3家。紧盯易制毒化学品及相关设备、行业等,组织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纠正了37家企业在闭环管理中不规范行为。大力组织开展春季“天目-2021”禁种铲毒专项行动,查处非法种植罂粟案6起,铲除罂粟368株,进一步巩固了我市源头治理成果。
     (四)加大投入、规范执法,强化禁毒工作保障。一是加大禁毒工作经费投入。坚持强基导向,持续加大禁毒基础和装备建设,全市投入经费3000余万元用于解决制约禁毒工作等瓶颈问题。其中,市公安局自筹资金400余万元建成全省第六家毒品检验鉴定中心,实现我市自主开展毒品定性定量鉴定工作。市财政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建成集声光一体内容丰富的高规格市级教育基地。各地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升级改造中心戒毒社区、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和保障禁毒社工工资等,配备毛发检测仪20余台套,拉曼侦测毒品仪5台及无人机等禁毒装备,为开展禁毒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二是强化禁毒队伍管理。紧盯禁毒执法中普遍问题,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开展专项整治教育,通报批评3人、约谈4人。组织2次工作会议和3期业务培训,期间用汪某某、童某某、田某、姜某、姜某某等身边人的案例,对禁毒队伍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四铁禁毒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以纪念建党100周年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了知党思、跟党走、办实事的信心。把学习教育与禁毒工作结合起来,去年,全市禁毒部门把最大限度压缩3个易制毒化学品许可备案项目的时限,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为企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强力推进。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管禁毒,发挥政治优势和体制优势,狠抓各项措施落地落细,统筹推进全市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始终坚持禁毒严打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清源断流”战略部署,以全省“雷火2022”专项行动为总抓手,同步推进“除冰肃毒”“集群打零”“净边断流”“除根清隐”“网络扫毒”“拔钉追逃”六项子行动,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统筹调动多部门、多警种协同作战,强化全链条打击意识。坚持情报导侦服务实战,加大重大专案深挖扩线力度,努力实现“抓捕一批毒枭毒贩、摧毁一批分销网络、缴获一批内流毒品、排查一批制毒隐患、铲除一批网毒团伙、查处一批吸毒人员”六大目标战果最大化,推动禁毒严打斗争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始终坚持预防为本不懈急。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以青少年为重点,发挥禁毒教育基地和校园阵地作用,组织开展现场参观体验、禁毒教育“五个一活动”、禁毒知识竟赛等系列预防教育,推动“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不断走深走实。以禁毒集中宣传月为契机,组织开展系列禁毒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各种重要时间节点,持续深化禁毒宣传“六进”活动,在社会面上积极营造“健康人生绿色无毒”良好氛围。抢占禁毒宣传新高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禁毒部门侦破大要案件信息,组织专题采访,推介禁毒工作突出集体和个人先进故事,踊跃向各大媒体特别是央省级主流媒体投稿,不断弘扬我市禁毒正能量。
    (三)始终坚持精细管理不松懈。紧盯涉毒重点人员、物品、行业、场所,综合运用尿样检测、毛发检测、血液检测、污水检测等手段,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收戒、查毒驾等系列专项行动,查处一批隐性和复吸吸毒人员,收戒一批成瘾人员。以“找堵防”行动为抓手,巩固加强“5+N”包保专班力量,健全“人盯人”机制,精准抓实“一人一档”“一人一专班”措施落地落细,严防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持续实施“平安关爱”行动,积极参与吸毒人员出所衔接、心理疏导、家庭关爱、就业帮扶、社会救助和医疗救治等工作,用真情爱心帮扶救助吸毒人员,让更多吸毒人员回归正常生活。
    (四)始终坚持强基固本不含糊。建立健全禁毒预算逐年递增机制,逐步提升基层禁毒基础建设和装备建设水平。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动创建更多更高水平的禁毒教育基地,不断提升保障全民直观接受禁毒预防教育水平,按照“五化、六位一体、七有”总体规范要求,分批分层推动落后中心戒毒社区改扩建,促进提档升级。加大急需缉毒侦查装备、系统建设力度,推动病残人员收治场所建设。适时组织缉毒执法、禁毒情报、戒毒康复、行业管理等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禁毒队伍专业能力水平。
    (五)始终坚持重点整治不手软。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紧盯禁毒突出问题、突出地区,统筹调动多种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深入排查一批外流贩毒、有制毒风险、贩毒猖獗、毒品滥用、保障不到位、工作明显落后又不重视等问题突出的乡镇,特别是因涉毒问题突出被国家和省禁毒委通报批评或警示的地方,市禁毒委将采取挂牌整治,加大督办指导力度,适时开展效果评估,压实工作责任,推动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
 
附件:关于市人常委会禁毒执法检查7个主要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2022年6月2日
 
 
 
附件
 
关于市人常委会禁毒执法检查7个主要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一、禁毒宣传教育不够到位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强化社会面禁毒宣传。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开展20余场“全民禁毒、健康生活”大型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红安、麻城、团风、黄梅等地党政领导多次出席禁毒宣传活动。武穴、蕲春、英山、罗田、黄州等地常态化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宣传活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刊发了我市禁毒内容100余篇,市县两级媒体播发各类禁毒信息近200篇。
       2.狠抓青少年预防教育。市禁毒办联合教育部门深入校园开展“一次禁毒展览、一次禁毒文艺演出、一次禁毒知识答题活动、一次禁毒作品征集活动、一次禁毒主题班会”等系列禁毒预防教育活动。全市472853名学生注册应用“青骄·第二课堂”,参与率均达100%。
       二、禁毒机制不够健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健全工作体制。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进行人事调整,不断优化配强禁毒委和禁毒办力量,全市10个县(市、区)和龙感湖管理区、白莲河示范区及时调整完善禁毒委组织,大部分县(市、区)由常委担任禁毒委主任,黄州区由区长担任。薪春、武穴设置专职禁毒办副主任,有力推动诸多社会化禁毒工作落地见效。
        2.建立长效机制。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冈市禁毒重点整治工作责任考评实施细则》《黄冈市各级禁毒委员会履职尽责考核办法》《黄冈市禁毒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全市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禁毒制度体系日益完备。
        三、社区戒毒措施不够有力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加强吸毒人员排查管控。联合禁毒、治安、刑侦、交警、高警、巡特警、派出所等多警联动,常态化开展大清查、大收戒、公路查缉、毒驾查缉等系列行动。对全市有吸毒史人员深入摸排,摸清底数,分类建档。对重点行业的4000余名驾驶员开展全员吸毒检测,查处吸毒行政案件20余起,消除一批公共安全隐患。
        2.加强吸毒人员帮扶救助。各级司法、民政、人社、卫键、工会、妇联、共青团等成员单位参与吸毒人员出所衔接、心理疏导、家庭关爱、就业帮扶、社会救助和医疗救治,全年累计帮扶吸毒人员(含家庭成员)1325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400人,落实失业保险212人,关爱吸毒人员的未成年子女92人,成功帮助就业317人,其他帮扶救助195人,涌现500多例真情关爱帮扶事例。
        四、打击毒品犯罪力度仍需加大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开展集群打零专项整治。先后部署开展“净边2021”“雷火2021禁毒攻坚”“7·25”等专项行动,全年全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55起,抓获各类毒品犯罪嫌疑人253人,同比增长35%,缴获各类毒品100余公斤,缴获毒资1000余万元。
       2.开展大案攻坚行动。全年共破获部督案件4起,省督案件3起,摧毁3人以上毒品犯罪团伙24个。在全省率先成功抓获1名藏匿缅北境外的部级钉子逃犯。武穴、麻城、薪春、浠水等地各破获1起部督案件,受到省禁毒办贺电表彰。
       3.开展堵源截流行动。2021年至今,对我市境内过往车辆开展涉毒排查30000余台次,查获运输毒品案件3起,抓捕毒品犯罪嫌疑人6人,缴获毒品近5公斤。邮政、交通等部门会同公安开展每月联合执法,查处寄递物流渠道毒品案件4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1人,缴获毒品11.64公斤,行政处罚寄递企业3家。全年打击毒品犯罪工作在全省排名第四。
       五、禁毒工作经费保障仍需加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持续加大禁毒基础和装备建设资金投入,全市投入经费3000余万元用于解决制约禁毒工作瓶颈问题。市公安局自筹资金400余万元建成全省第6家毒品检验鉴定中心,市财政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建成声光一体的高规格市级教育基地。各地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升级改造戒毒社区、建设禁毒教育基地、保障禁毒社工工资,为开展禁毒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六、禁毒执法队建设仍需加力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先后组织缉毒执法、戒毒康复、预防教育培训3期,紧盯禁毒执法中普遍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提升禁毒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夯实工作基础,对禁毒工作中的问题整改,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势,常态化开展督导,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其中通报批评3人、约谈4人。先后组织召开全市禁毒工作会议、禁毒委专题会议,以会代训的形式,进一步提振禁毒队伍精神状态,压实工作责任,锤炼四铁禁毒队伍。
       七、戒毒场所功能不够完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针对多名病残吸毒人员面临无法收押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各级公安部门整合资源、分类处置,对情节严重,存在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大局的人员应收尽收。另一方面,借鉴外地工作经验,积极组织财政、公安、司法、发改等部门深入调研,提出可行方案,逐步实施解决,保障禁毒工作需要。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