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印象
时间:2017-08-10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九点钟不到,邓秀新代表就从武汉赶到了黄梅,直接就去了苦竹乡油铺村,据说邓院士是第二次到扶贫联系点呢。 在油铺村,邓秀新简单听取了乡、村干部关于精准扶贫的情况介绍后,提出到产业扶贫基地和贫困户家中去看看,我们随邓秀新一起来到油铺村百亩荷花基地。这是华农驻村工作队在今年开发出来的,他们协助当地政府,硬是将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谷开辟成了美丽的百亩荷塘,在百亩荷塘边,邓秀新和黄梅县县委书记马艳舟讨论了产业扶贫,谈到了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及油铺村本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听了让人觉得受益匪浅。 随后,我们跟随邓秀新代表一起来到贫困户程超家,程超是一名90后的尿毒症患者,已经做了换肾手术。邓秀新坐下来,仔细询问程超的病情和医疗费报销情况,问他享受了哪些惠民政策,每年家里都有些什么收入等等。程超家种了柑桔和板栗,邓秀新来到果树旁,问程超这些桔子树种了几年,然后捡起地上的一根枝条,告诉程超:这是果枝,是不能剪掉的,来年上面会挂很多果子。又指着果树对程超说:桔树修剪技术性要求很高,要根据桔树生长的不同时期、树体大小、生长强弱、大小年景等不同情况来灵活掌握。营养生长期:在苗木定干整形基础上,以整形培养树冠为主,定植后第一、第二年继续培养主枝和选留副主枝,配置侧枝,使树形紧凑,枝叶茂盛,这样树上的果实才会丰收,来年再来帮你看看。邓校长又问到果园里摘的果实能否卖得出去,还说可以提供技术支持,鼓励程超做电商,通过网络来推销产品,给家庭增加经济收入。临走时嘱咐程超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过度劳累,希望尽早恢复健康,摆脱贫困。 在贫困户程良玉和柯志文家,邓校长都与他们促膝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和享受到的政策情况,并询问他们还有什么需要。三户贫困户,走了整整一个小时,他们边走边看,边听边指导,途中还不时的有熟悉的村民和他们热情地打招呼。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先国始终陪同一起,我们深为邓秀新代表和他的华农工作队员们关注基层、关爱农民、心系群众的精神所感动。 临近中午,我们回到油铺代表小组活动室,华农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省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寒向各位代表介绍了驻村工作队情况,从李寒队长的介绍中,我们得知华农驻村工作队自2015年10月进村以来,已经为油铺村争取并投入使用资金136.1万元,协助当地政府为油铺村建起了百亩荷花基地,600亩再生稻示范基地和1200千伏的光伏发电厂,在山地散养土鸡3000只,惠及当地百姓100多户,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精准扶贫的对象户。他们还为村民送科技,捐赠农业科技书籍800本,引导村民开展生态种植、科学养殖。他们开辟的阡陌课堂,通过远程教育,使身处边远山村的小学生,享受到了城里孩子才有机会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他们在油铺村扶贫济困,资助3名贫困高中生每人3000元,师生结对帮扶贫困留守儿童32人1.9万元,向油铺中心小学捐助2.5万元的文体用具。邓秀新校长和他的师生们发挥了高校特有的科教优势,真心实意帮助贫困户脱贫。 座谈会上,听了介绍,我才知道邓秀新不仅是华农的校长,是全国人大常委,而且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名学者代表的百姓情怀,他对百姓亲切、关爱,丝毫没有高不可攀的样子。在随后的发言中,邓秀新表示,还要多鼓励学院师生下来结对帮扶,要发挥华农的科教优势,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老百姓利用好本地资源,发展产业。说自己以后也要多下基层接触百姓,力争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的两会上去。 下午,县长屈凯军陪同调研了再生稻基地的生产情况,邓秀新结合油铺村的自然条件,给县政府提出了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建议,真的是不怕路途遥远,一片真心扶贫,称得上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典范。 (黄梅县人大常委会)
|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