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人大

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7-07-31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省委蒋书记提出的“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县人大常委会要求开展“三联三促” 活动,我作为县十七届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把握村情,规划引领脱贫

   红安县杏花乡高升村位于县城东北七公里处,全村有六个村民小组,175户,702人,劳动力325人,村干部3人,组干部5人,党员23人,全村版土面积6630亩,其中山林面积3300亩,耕地面积889亩,贫困户47户13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25户86人,低保贫困户15户38人,五保户7户7人。全村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打工,农作物主要以水稻、花生、油菜为主;养殖业以养猪、养羊为主,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基本没有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户生产资料缺乏,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社会公益事业得不到发展,村级基础设施欠账较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转变思路,充分利用国家、各级政府对精准脱贫、贫困村的大力扶持的机遇和政策,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渠道,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结合村自然条件,从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把决策权交给村民,确定产业发展项目,使村民和贫困户完全参与到项目选择、实施、管理和监督中来。

抢抓机遇,基础设施先行。2017年我村被县确定为脱贫重点推进村,经多方论证,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制定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三个全覆盖的高升村2017年整村推进规划,一是塆通公路全覆盖已实现了;二是每个组一口高标准当家塘全覆盖,达到了60%;三是水泥硬化稻场全覆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出列,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带动,强化脱贫支撑。经村民代表决策制订了2016年至2018年产业发展规划、万家河湾环境整治规划,做到了规划先行,不打乱仗。先后培育壮大了“十百千万” 产业工程,带动贫困户脱贫。即十亩光伏产业发展基地,带动38户贫困户,户平增收4000元;百亩连片高效莲藕基地,不要贫困户投资一分钱,贫困户每人每年从中享受800元的直接分红;千只湖羊养殖基地,对贫困户分三种模式扶贫,38户贫困户保底分红3000元。对无技术,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寄养,对有劳动力、无技术的参加合作社,对有技术、有劳动力的实行自繁自育,收入个人所有,市场主体保底收购,并免费培训,提供技术指导,这一模式在全县得到了推广;千亩油茶基地;万家河旅游点逐步形成了产业链,为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村集体经济增强打下了基础,走“羊、鱼、藕”配套养殖模式,实行循环经济,“变粪为宝”,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我村将由一家一户小打闹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由空壳村向经济较强村转变,为贫困户脱贫,村出列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脱贫

一是做脱贫政策的宣传人。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迅速成立精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及扶贫工作专班,大力发展村民代表应有的作用,建立精准扶贫信息平台,构建扶贫信息网格系统,严格按照国家农村扶贫标准,通过分步骤、分阶段对全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级负责识别登记,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建立了贫困家庭挡案47户131人,并为每个贫困户按照不同贫困类别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录入信息采集系统,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挡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做脱贫产业的领路人。发挥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注重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争取财政、农业等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好扶贫专项资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找准路了,以项目带发展,努力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2016年出栏湖羊530只,产品销往武汉、上海、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大城市大型商场,销售情况良好。

三是做好贫困户的贴心人。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丈夫阮成告,今年64岁,天生痴呆老实,1964年金沙河水库工程建设响应党的号召,从城关镇竹林村移民搬迁到秦受四湾。妻子梅丫头,今年60岁,因幼儿时患下耳聋落下了三级残疾,常年哮喘,不能劳动;儿子阮自立,曾在广东一家宝石厂打过几年工,因皮肤病久治未愈,吃含激素药物后,导致全身肥胖,体重一下增加60斤,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儿媳杨喜花瘦弱多病,只有即将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阮卫宇是健康的。这个家一贫如洗,年收入不足5000元,房子是借钱盖下的,有2万元债务未偿还。2015年8月精准识别以来,这个家被评为贫困户,通过精准脱贫政策对接,采取自繁自育模式,自养意大利湖羊,并与市场主体红泰羊养殖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由该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保底收购。享受政策补助15000元,引进意大利湖羊种羊50只,通过自繁自育模式,2016年底,存栏量达到84只,家庭增收10000元,。截止2017年5月,存栏羊已发展到110只,预计2017年底养羊增收30000元左右。村分配阮自立公益性岗位护林员,去年发放护林员工资4000元;今年与村签订光伏发电产业协议,预计2017年底可享受光伏发电分红;还与村签订种植莲藕养鱼协议,家庭有5人,按每人800元受益计算,年终家庭可受益4000元,除此之外,阮成告老两口每年还可享受养老金1680元。
   就在几天前,阮成告家的湖羊出栏了近20只,一系列脱贫政策让这个家庭逐步脱离贫困,现在债务还清了,孙子阮卫宇在杏花凉岗联校就读三年级,目前成绩很优秀,这一切让阮成告夫妻俩对脱贫充满信心和憧憬。这些变化没有人大代表的关心、支持帮助是难以实现的,这只是我作为人大代表聚力脱贫的一个缩影,我村47户贫困户,通过我和村民代表多种形式的帮扶增收和政府政策兜底,2017年能够如期脱贫。
   三、持续发力,实现根本脱贫

作为人大代表,我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精准脱贫、不落实一人”的要求,始终如聚力脱贫。

一是开拓贫困户增收渠道,抓好产业项目扶贫,提升“造血”功能。搞好现有的养羊基地发展,争取2017年出栏湖羊1200只,利润36万元,分给贫困户11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8万元;加快莲藕基地后期工程任务建设,做到早建设,早受益,早见效,确保8月份吃上莲藕,实现净收30万元,更多地惠及贫困户,到2018年连片面积达200亩;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可望眼6月底并网发电,贫困户年每户增收4000元,村集体增收4万元;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现有油茶基地500亩,通过三至五年的建设,力争油茶面积达到一千亩;完善以万家河为主的旅游点建设,今年将继续建设万家河河道景观带二期工程,协调推进全村旅游计划;入股北京德肯源金鸡产业项目40万元,使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通过以上产业项目的带动,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提升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发展前景很好,贫困户年可从产业扶贫中增收近万元,到2017年村集体经济可达到10万元,2018年将可达到20万以上。

二是积极引导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政策的支持下,贫困户在感受到党的温暖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有一个带领他们一起奔小康的带头人,致富的愿望更浓,劲头更足。

三是把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和贫困户。在贫困户脱贫后要继续跟踪服务,并护上马,送一程,共同走上小康路,不辜负全体选民对人大代表的殷切希望。(红安县“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吴诚实  )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