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人大

扶贫情满沔水畈

时间:2015-11-02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有了县人大领导担保的贷款,我的牛场扩大规模再也不用为缺资金发愁了”。10月27日一大早,河铺镇沔水畈村三组贫困户李艳金就在镇农行拿到了扶贫贷款,数着钱,笑得合不拢嘴。

  李艳金先天性残疾,独自带着小孩相依为命,是该村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今年以来,在该县人大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办起了养牛场。牛场舍建起来了,又陷于无钱购买种牛的境地,整天愁眉苦脸。县人大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再伸援手,为他担保借到扶贫贴息贷款。“有了这笔贷款,我那牛场一定能办起来,我也一定能脱贫致富!”李艳金面对未来美好生活,信心满满。

在沔水畈村,能享受到精准扶贫优惠政策、接受该县人大扶贫工作队帮助的远不止李艳金一人。

在该村六组,贫困户廖祥火前几年因不懂技术、不会管理,养的羊多半因病死亡,不但没有脱贫,反而背债,从此对养羊心灰意冷,留下空空羊舍。住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熊晓峰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并牵线引来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辅导,还为他争取了全县精准扶贫黑山羊“33111工程”扶持政策。

如今,廖祥火又养起了羊,还学会为羊看病,“一定要等早上的露水干了,才能放羊上山吃草。羊吃了带露水的草,就会得痢疾……”,望着满圈的黑山羊膘肥体壮,廖祥火笑咪了眼,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在该村八组河边,新建起了一栋占地200多平米的肉鸡养殖场。说起其主人余俊辉,全村人都为他叹息,母亲瘫痪在床,夫妻二人疾病缠身,一双儿女均在校求学,日子过得十分紧巴。

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入户调查了解到,余俊辉之前在外打工就是在养鸡场做事,掌握饲养技术。只因患病,才没有继续外出。村党支部书记廖召贵和住村工作队员雷智鼓励他发挥技术特长,村委会投资12万元,驻村工作队争取扶贫政策,与该县同一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代养合同,联合其他贫困户办肉鸡养殖场。三方意见一拍即合,养鸡场风风火火就办起来了。

在该村2组,贫困户余辉平在村委会和住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流转30亩落河田,开挖成精养鱼池,办起了渔场;在该村7组,贫困户廖家良联合28户贫困户成立兴达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亩,种植杭白菊、茯苓、苍术,办起了药材园,现已播下脱贫致富的种子……

“我们沔水畈村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得这么快、效果这么好,得意于我们抓住了三个大的机遇。”村支部书记廖召贵谈起精准扶贫工作,既有经验心得,又有思想感悟,说起来滔滔不绝,“第一个机遇就是麻武高速途经我村的机遇……”

即将建成通车的麻武高速罗田段南北贯穿沔水畈村,需征占土地300多亩,拆迁房屋15家。沔水畈村群众积极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村两委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如期顺利完成征地、拆迁任务,没有发生一起阻工行为。高速建设及施工方大为感动,投桃报李,免费为该村修通5公里通组水泥路,双方实现和谐共处、合作双赢。

“支持老区开展精准扶贫本来就是我们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况且当地群众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回报他们是应该的!”麻武高速建设项目经理黄献国深有感触地说。

“第二个机遇,就是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的机遇了……”66岁的廖召贵精神矍铄、老当益壮,思路清晰、声音洪亮。

河铺镇沔水畈村偏居河铺镇西南一隅,与麻城市张家畈镇隔河相望,是距离集镇较远的山村之一。全村版图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6亩,辖8个小组,共161户651人, 上年人均纯收2549元,是罗田县重点贫困村。今年以来,该村抢抓贫困村整村推进的机遇,栽植油茶苗10万多株,建起了400多亩的油茶基地;修通组水泥路3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建起了新村部,让全村群众终于有了议事集会的场所;新建了村卫生室,彻底解决了群众看病难、就医远的问题了……

“最大的机遇,还是县人大领导在我村驻点的机遇……”廖召贵一脸纯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沔水畈村是该县县委委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国良农村、扶贫、党建、“三万”活动“四合一”联系点。为谋划好精准扶贫工作,卢国良隔三差五就深入到扶贫联系点与当地群众坐一坐、与村干部议一议,一起谋思路、定规划、解难题、促落实。

经过调研,卢国良要求沔水畈村精准扶贫工作要按照“123”的思路扎实推进。“1”就是围绕一个目标,“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真心扶贫、同步小康”;“2”就是坚持两大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产业发展”,“3”就是做到“三个结合”,坚持内修人文、外修生态,将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实现全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为做到“精准扶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住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全村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到各村民小组、自然垸落,按照“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的“三步工作法”精准识别出全村贫困户36户,78人。按照“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的“四因四缺分类法”进行精准划分,查找分析其致贫原因。并采取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的方法,确定政策兜底扶贫14户、帮助发展产业扶贫22户。

围绕贫困户精准脱贫的举措和时限,住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制定出责任表和路线图。责任表上,全村普通党员和工作队员、村干部一道对贫困户实行脱贫责任包保,激发出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该县人大领导主动要求、敢于担当,将机关干部按副县级干部帮扶3户、科级干部帮扶2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的要求,实现了人大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和全村贫困家庭接受帮扶全覆盖,为这高涨的热情再添一把火。

路线图上,明确要求2015年脱贫12户,30人;2016年脱贫24户,48人;2017年巩固扶贫成效,同步奔向小康。责任表和路线图被制成大牌匾,挂在村垸集中处,接受村民监督。村无职党员、药材种植大户廖祥云在脱贫包保任务上,主动与包保对象户李国东联系,提供药材种子和技术帮助李国东种植苍术2亩,当年可增收6000元。人大机关干部郭慰上门与扶贫对象户廖家贵结对时,得知廖家贵正在医院诊病,急忙回头赶到医院看望慰问。廖家贵一时感动不已。

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充分发挥龙头堡垒作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无职党员、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外出学习,解放思想“换脑子”、接受培训“补脑子”、提振精神“强脑子”,结合村情民意,坚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因时因地制订出生态文明垸落建设规划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为建设“幸福沔水畈”描绘出美好蓝图。

全村党员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兴产业、建基地,帮老弱、助病残,带发展、促脱贫,一时忙得风风火火、风生水起。无职党员、养牛大户赵志勇聘请贫困户3人做帮工,给了他们一份稳定收入;村治保主任廖成东流转30家贫困户的低成本板栗林500多亩,邀请原户主参与低改劳动,让他们得“租金”、拿“薪金”、分“股金”……如今,全村创新以“支部+种养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因地制宜的发展起油茶、药材、板栗、畜牧、渔业五大产业。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该县人大领导协调县水利部门,争取到国家小农水项目在该村实施。村内两条主要内河的河堤硬化、河岸浆砌,一劳永固;两口当家塘全部清淤扩容、新做塘漏塘堤;三块大畈田完成土地整理,通畈沟、U型槽安装到位,旱能灌、涝能排。群众高兴地说,“现在能机械化作业、简便化种田,离小康真的不远了!”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孝德文化教育、村庄道路两旁违建拆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活动,新建孝德文化长廊一条,村民娱乐活动场两处,安装了娱乐健身器材6台套,建设集中垃圾收集池18个,发放垃圾桶150个,村庄环境变美了,群众的心气儿更顺了。

沔水畈村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工作经验,得到了该县主要领导重视和关注。9月30日,该县县委书记汪柏坤带领县“四大家”领导在胜利镇烈士陵园参加革命烈士公祭后,专程来到沔水畈考察指导,给予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廖召贵在介绍完基本情况后,用当地村民作的一首诗歌总结了发言。他念道:生态家园美,村民把歌唱。垸垸路通畅,处处花木香。牛羊满山场,产业似朝阳。田间沟渠整,如今好种粮。支部如堡垒,带动能力强。党员干劲足,群众志气扬。人大真扶贫,助我奔小康。

群策群力群谋农村发展,同心同德同为扶贫攻坚。如今,沔水畈村精准扶贫步伐铿锵,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罗田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吴 超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