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雪荣到团风调研新一轮“三万”活动开展情况
时间:2015-02-11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2月9日上午,市委书记刘雪荣到团风县调研新一轮“三万”活动开展情况。 上午8点半,刘雪荣第一站到达团风县上巴河镇马家潭村,站在村里的当家塘边,他询问村支部书记马贵明:“这个塘怎么管护?”“村里包给组,组里包到农户,农户通过在塘里生态养鱼获取一定收益,并同时负责塘面环境以及护岸的冲洗。”马贵明回答道。听到有人管护,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当家塘,刘雪荣满意地点点头,顺着走进了塘边的一家农户。 农户家中早已来了另一拨客人,是市里对口该村的“三万”工作队——市党史办和市文联4名干部。“什么时候下来的?今年‘三万’的方案定下来没有?”刘雪荣关切地问道。“目前还处于调研阶段,根据省里统一安排,1月底到2月中旬是调研、宣传阶段,2月中旬到5月是实施阶段。”“好,今年的1+X的X是自选动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和部门职能做好自选动作。” 刘雪荣顺着上巴河到溢流河之间的上溢线走了一段,这条上溢线沿线串联15个村,“路修了好不好?”面对市委书记的问题,十八坡村74岁的汪玉芝婆婆连声说好,“路通了当然好,班车也有了,每天好几趟,出去方便多了,晚上都能听到有车经过。”“哦,一天有几趟?多大的车?是不是定时定点?”“4趟,7座面的,目前还做不到定时定点。”随行的村干部介绍,“那还要逐步完善,最好实现定时定点运营。”刘雪荣叮嘱。 随后,在上巴河镇政府二楼小会议室里,刘雪荣逐一认真听取了团风县委书记刘应文,老党员张国华、陶智清,农村公路客运司机余多欢,农村小学校长张学荣,农资店主熊迎春,以及3名村支部书记易春姣、马贵明、刘爱国对“三万”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他边听边记,还不时提问。其中余多欢提出希望能批准他多增加一台车,刘雪荣笑着说:说明农村客运有赚头,这件事又办到群众心坎上了。 “对前四轮‘三万’活动大家都说好,说明这一决策经过实践检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既联系了群众、增进了干群感情,又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听了大家的发言,刘雪荣高兴地总结道。 刘雪荣对团风今年提出的“1+2”活动方案给予充分肯定。他说,省里对今年第五轮“三万”提出“1+X”要求,“1”就是村村通客车,这是必须完成好的主业,目的是方便百姓出行并且保障百姓出行安全。要做好这一主业,必须首先修好通村公路,包括路肩、错车台、安保措施、绿化等都要完善到位。其次要建立长效机制,真正让客车“开得起、留得住”。此外,还有农村校车问题要总结并推广红安经验。团风县因地制宜将省里的X具体为巩固前四轮“三万”活动成果以及开展“绿满团风”这两项工作,选得很实在,希望能实打实落实到位。
|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