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人大

立足三个促进,深化代表行动

时间:2022-07-22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黄州区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代表见面日”活动为代表行动载体,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回选区、进园区、访企业,围绕聚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主题,有效落实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各项举措,代表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01 夯实基础,促进履职保障到位

       把夯实基础作为代表行动的重要保障,在机制创新、培训学习、阵地建设上出实招,较好实现活动有代表、履职有平台、学习有动能、制度有落实、考评有办法、服务有人员的“六有”目标。

       一是健全服务机制。健全“双联”机制,制定《黄州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本级代表的工作办法》,35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173名区级代表,定期开展联系活动,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指导服务;全员混合编组,按照“地缘相近、混合编组、适度规模、便于活动”的原则,将全区476名省市区乡四级代表混编成35个代表小组,每次代表活动由各代表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组建专业小组,从相同的行业、相近的专业中选拔优秀代表组建法制、财经、农村、预算、社会、教科文卫6个专业代表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全面参与相关领域的讨论决定、监督协助工作,确保代表履职的专业性。制定了代表履职考核办法,进一步促进代表积极性、主动性提升。

       二是加强培训学习。制定了代表培训学习五年规划和2022年工作方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培训学习思路,组织引领全区各级代表开展培训学习。组织新任代表培训,157名代表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代表审议工作及议案建议撰写、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等理论和专业知识。各乡镇人大分别组织新任乡镇人大代表的集中培训活动;开展代表小组学习,在每次代表活动前各代表小组组织代表集中学习相关政策法律、专业知识和活动方案,确保代表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支持各级代表自学,通过黄州人大公众号、黄州人大代表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和向代表发放学习资料等方式,全面支持代表自我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三是建好活动阵地。全区9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有代表之家、35个代表小组建有代表活动站。今年以来,按照“三好五有”要求对代表活动阵地进行提档升级,提档升级后的代表之家、代表小组活动站办公场地充足、办公设施齐备、标识牌匾统一、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完善、履职资料翔实,实现了硬件设施标准化,软件建设规范化,为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打造了基层代表联系群众的窗口、履职交流的平台,为代表行动深入推进提供了阵地保障。同时,以各代表小组活动站为办公场所成立代表临时党小组,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代表全覆盖,党的工作对人大代表全覆盖,在代表行动中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02  强化举措,促进作用发挥到位

       让代表行动成为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有效途径,聚焦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发挥好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做实一项活动。“人大代表见面日”是全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活动品牌,今年继续以“人大代表见面日”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入开展代表行动。组织开展主题为“聚力深入优化营商环境,代表在行动”的“人大代表见面日”活动。459名省市区乡四级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回选区、进园区、访企业、问意愿,按照“一看二问三建议”要求和“两集中、一分散、一交办”步骤,全体代表深入181家企业,围绕进一步优化“政务、市场、法治、开放”四大环境,聚焦“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信息化、政策集成兑现、准入便利度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惠企政策落实、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等内容与近千名市场主体和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并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共收集问题138个、形成代表建议28件。

       二是注重两个结合。将“人大代表见面日”活动与省市人大部署的代表行动全面结合,与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同谋划、同安排、同推进。明确要求要严格按照省市人大代表行动工作部署完成好“聚力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规定动作,同时还要发挥好“人大代表见面日”的“见人见事见理”主题明确、“月访季议年评”程序到位、“五宣五听五述”贴近群众的自主特色,确保“人大代表见面日”活动与省市人大部署的代表行动全面融合。并将“人大代表见面日”活动作为全区人大系统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每名代表要通过“人大代表见面日”这个平台,切实开展好助企纾困服务行动和民生实事帮扶行动。行动前,35个代表小组分别集中学习了全省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精神、省市人大关于组织开展“聚力深入优化营商环境、代表在行动”文件精神。

       三是把握三大环节。科学谋划。统一安排部署“人大代表见面日”行动和代表行动,确定统一的活动主题、具体的活动时间、规范的活动程序,明确各代表小组对应的园区、企业,确保做到调研走访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实现对园区和企业的全覆盖,并有针对性的为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设计了问卷调查和征求意见表。活动方案常委会党组研究决定后,作为重大事项报区委审批同意。有序推进。活动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为主体、以集体调研走访为主要形式,积极做好“宣、听、议”三字文章。“宣”是宣传好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法规、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市区两级人大决定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听”是以代表小分队的形式,通过现场了解、座谈交流等方式,认真倾听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意愿诉求、意见建议,准确掌握所思所想所盼;“议”是各代表小组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集中梳理、分析、研判,形成代表建议和问题清单。交办督办。区乡两级人大按照上下联动、分层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向区乡两级政府交办督办意见建议和问题清单,并跟踪督办办理落实情况。

03  明确导向,促进问题解决到位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四访四问”,把访企问难、访弱问苦、访民问需、访谈问计有效落实到代表行动之中,力争从“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

       一是现场协调办民需。对于代表行动中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的一般性个案问题,代表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现场联系协调、指导解决。来自党政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代表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直接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群众向禹王街道第一代表小组反映黄州大道禹王段存在行人通行的安全隐患,市级代表万强迅速联系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促使该路段设立了减速板、隔离桩、缓行指示灯,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拥有专业技术的代表则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指导协助市场主体和群众解决问题。一特色水果种植户向盂钵桥代表小组反映种植技术方面的困难,该小组代表现场与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百蔬园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新利联系,陈新利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地头指导解决问题,并承诺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在“人大代表见面日”当天,代表们现场协调解决个案问题46件,实现了“群众当面提、代表现场办、解决效果好”的活动效应。

       二是建议办理解难题。为确保代表行动中提交的意见建议办理取得实效,区人大常委会采取常委会集中督办、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组织代表现场督办的方式进行全程跟踪,促进问题有效解决。对于市场主体反映涉及面广的问题,通过《监督专报》推进解决。黄冈化工园多家企业反映城乡公交夜间运行频次与园区企业作息时间契合度不高,导致通勤难。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第一时间进行专题调研,形成《监督专报》提交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主要领导签批后和代表建议一起交部门办理。迅速促进2条公交线路调整优化,在时间上最大限度与企业通勤需要吻合,增开夜间公交专线。并根据园区部分企业意愿,推出定制公交,点对点提供通勤服务。

       三是专题询问促发展。将代表行动与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开展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了“一府两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报告,制定了《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的工作方案》,明确在本届任期内持续对涉及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组织代表进行专题询问。在第一次专题询问活动中,代表们紧扣代表行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聚焦建筑许可两头跑、营业执照简易注销不简易、乡镇便民服务不便民、首执案件结案用时过长等问题向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大数据局、区法院等6个部门负责人询问,直击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焦点,部门负责人现场回答并作出办结承诺。截止目前,专题询问的问题全部在推进解决中,其中建筑许可市区两级一体化办理机制已建成,市场主体办理建筑许可再也不用两头跑。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