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人大

黄梅: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新作为书写履职新答卷

时间:2023-08-04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年来,黄梅县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黄梅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代表工作新作为书写人大履职新答卷。

  一、抓学习,努力提升代表素质

  换届以来,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县委书记刘欲晓亲自出席并作辅导报告,邀请连任全国人大代表陈燎原就“如何当好人大代表”进行交流。连续两年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外出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借鉴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经验,提高引领群众、带动群众的能力。积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乡村能工巧匠、全域旅游培训,提高代表专业技能。每年拍摄一批优秀人大代表的履职事迹,除在人代会现场播放外,还在黄梅电视台,灵润黄梅视频号滚动播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乡镇人大主席团也开展多种形式的履职培训活动。全县335名县人大代表、1353名乡镇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建平台,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按照有活动阵地、有基本设施、有工作规程、有活动台账、有履职档案等“八有”标准,把“家站点”打造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推动人大核心业务下沉,使之成为社情民意的收集平台、民主议事的协商平台、建议办理的推动平台、代表履职的服务平台。全县共建成县级代表之家1个,乡镇代表之家16个,代表联络站78个,并在黄梅镇小南街街区、小池镇临港工业园园区、孔垄镇新安选区、五祖镇东山小镇景区等地建设代表联系点8个。切实做到党委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服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所有进站点的代表要亮身份、亮职责、亮联系方式,为群众服务,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以来,各级人大代表在“家站点”接待群众300余批次,化解群众上访6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800余条,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了交办和落实。同时,积极推进“智慧人大”系统建设,实行“线上+线下”同发力,努力做到联系群众“无缝隙、全覆盖”,实现代表从“能服务、能履职”向“服务好、履职好”转变。

  三、推票决,切实发挥代表作用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后,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第一时间研究票决制工作并及时向县委专题汇报。县委高度重视和支持票决制工作,同意在各乡镇全面推开票决制工作,县政府安排每个乡镇3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

  围绕“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主责、代表主体、群众参与”的基本原则,制定《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指导意见》。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并请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和专家把关,《指导意见》经主任办公会讨论后,报县委办发文,为票决制实施提供政治保障。

  二月份,通过召开动员培训会、办点示范、经验交流等形式,在全县16个乡镇稳步推进票决制。指导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和《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办法》。各乡镇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票决制工作宣传,广泛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全县1600多名五级代表以不同的方式参加到项目征集过程中。16个乡镇共征集到民生实事项目1019个,经乡镇政府初选确定186个项目报乡镇党委审定,实际提请乡镇人代会审议的项目142个,最终票决确定民生实事项目112个,总投资约15.39亿元。项目选取符合政策、顺应民意、程序合规、可操作性强。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的项目有37个,正在组织实施的60个,15个项目正在完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柳林乡危桥改造、五祖镇集贸市场、大河镇公共停车场、孔垄镇泵站维修、小池镇福利院二期等一大批民生项目顺利完工,效果明显,群众满意。

  推行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了项目的选定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决策机制更加民主科学;实现了群众的角色从“置身事外”到“投身其中”的转变,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代表履职从“会上举手”到“全程参与”的转变,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实现了基层人大从“程序监督”到“实质监督”的转变,拓宽了基层人大依法履职的路径,是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益实践。新华社、《湖北日报》、荆楚网等媒体报道了我县票决制工作。

  四、选切口,助力美丽城乡建设

  省、市人大要求聚焦群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践行共同缔造的理念,选好选准代表行动的切口。为此,黄梅县突出美丽城乡建设,围绕“九个一”积极开展活动。其中,三个专业代表小组分别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社会化养老、城乡交通秩序整治三个主题深入调研,其他基层代表小组围绕县委和乡镇党委中心工作及群众所思所盼所想,自行选择一个“小切口”为调研课题,开展调研、兴办实事。截至目前共形成调研报告40余份,提出意见建议126条,为群众兴办实事117 件。黄梅镇五里墩村、五祖镇刘岳村、小池镇朱楼村等“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牵头,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探索出“433”的筹资方式,并在全县推广。小南街改造项目是今年黄梅镇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在改造之前,县委书记带头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深入小南街代表联系点,零距离和人民群众沟通,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调动居民出智出力。改造完成后居民自发出台了《绿植领养办法》《社区居民公约》《小学生环卫评星》等长效管护机制。全过程真正践行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五共”理念。改造后的小南街已经成为黄梅新的“网红打卡地”,其“共同缔造”工作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湖北频道、《黄冈日报》等媒体推介。

  近年来,我们积极服务县委中心工作,组织代表采取视察、调研等方式,对法治建设、乡村振兴、环境保护、重大风险防范、重点工程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全域旅游等工作加强监督,为黄梅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