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领跑者”
记市六届人大代表、英山县南河镇付坊村党支部书记付琼燕
时间:2024-08-09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在英山,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南河镇付坊村有一位敢想、敢说、敢干,大胆泼辣的女代表、女支书、女能人、女汉子叫付琼燕。她曾在外打拼多年,1999年回村担任村干部,2011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她把在外打拼时的劲头、理念,带回家乡,用在村庄建设、产业发展上,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把曾经的“后进村”变成了“乡村振兴先行村”。
发展产业,把荒山变成“金银山”
近年来,针对“年轻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抛荒严重”的现象,付琼燕经过深入调研,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多次研究讨论,形成了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围绕“稳粮、扩茶、强果蔬”思路,将山水资源变成“绿色银行”发展路径。
在稳定粮食生产、培植530亩有机茶园的基础上,村“两委”动员外出能人付双响回村创业,支持他成立畅响农民合作社。付双响流转土地120亩,种植绿桐和黄桃,还套种了桔梗、黄花菜。绿桐、黄桃长期见效,桔梗、黄花菜有短期收益,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短短3年间,实现产值近500万元,吸纳当地周边农民70人就业。包括支付劳务报酬和土地流转费在内,每年为每个农户增收3000元以上。
荒山变成金山银山。茶叶、果蔬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绿化美化了荒山荒地,而且让农户有事干,有钱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形成“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
发展不停步,勇毅向前行。付琼燕信心满满地说,付家坊村将投资扩建黄桃产业基地,新建木屋民宿及配套设施,投资兴建亲子儿童乐园、淡水虾养殖、垂钓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依托茶园、桃园,做活农旅结合、以园兴旅、以旅富农文章。
治理环境,让小村庄旧貌换新颜
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中,付家坊村坚持突出差异化、个性化定位,统筹考虑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与自然环境融合,不搞“大拆大建”,体现风土特色,留住乡韵乡愁。
付琼燕与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动员群众拆除旱厕、柴棚,修建休闲广场,种植绿化苗木。对百亩大畈重新规划,在茶园里修建步游道和观光长廊。到处横流的污水被清理,私搭乱建的建筑被拆除,乱堆乱放的杂物得到规整,村庄整体卫生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开展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等小项目建设中,吸收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就地下河采捡鹅卵石铺设步行小径,将群众捐献出来的石磨、石磙等老物件,嵌入小景观中……
如今,碧树环绕屋舍,小桥流水人家,池塘碧波荡漾,水车咿呀转动,乡愁浓浓,乡韵十足。村民付应民高兴地说:“以前总感觉乱糟糟的,现在环境一整治,就像人洗了脸一样,精神多了。”
改善民生,使群众幸福度、获得感增强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硬化路到组、太阳能路灯到塆、安全饮水到户。改造村级闲置房屋10余间,围绕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群体,打造“爱心食堂”、“亲子小屋”、“棋牌室”、“健身房”、“书法室”等,建立社工服务机制,让老人、儿童老有所享、老有所乐、学有所往;围绕关爱残疾人,配置特殊设备用具,打造残疾人康复小站;围绕维护职工权益,建立村级工会组织,开展维权活动和法律宣讲;围绕“巾帼创业”示范,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建强“妇女微家”,激发妇女内生动力和自身价值。同时,近年来,村“两委”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百姓舞台等平台,开展道德讲堂、乡风文明大讲堂活动,组织广场舞比赛,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通过文明家庭评选、道德积分评比等活动,培育遵纪守法、诚信和睦、守望相助的文明风气。推深做实爱心超市、红星超市积分制,激发农户参与治理内生动力,引领群众向上向善。
认真履职,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代表力量
作为基层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工作繁忙,但她能够统筹安排工作,坚持以履行代表职务优先的原则,积极参加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学习培训、代表小组活动、视察调研以及列席常委会会议等活动,并积极发言,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她坚持常态化走访联系选民,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塆组会等形式,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部分湾组户反映由于电压不稳,空调、冰箱等电器用不上,她及时与县里相关部门联系,争取电力改造项目支持,在边远湾组安装了六台变压器,全面改造提升了低压线路,解决了群众用电难题。群众反映从付家坊村到城关办事,需要到南河镇转车,这样坐车价格要十二块钱,而且不方便,她积极与交通部门沟通联系,于2022年7月开通付家坊到城关的公交线路,每天四趟,有效解决长南线上付家坊村往返城关交通难题,解决沿途十几个村群众出行的难题。在近几年的市人代会期间,她先后提交了《关于支持库区持续绿色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解决山区高榜农田机耕路的建议》《关于解决农村公厕后续管理的建议》等建议,推动了群众关心关注的相关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