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议意见

关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现代物流业 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时间:2022-12-09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2022年7月1日黄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主任会议通过)

  黄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孙迎松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以来,市政府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目标,立足“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调整、激发产业活力的重要途径,统筹部署、一体谋划、多点发力,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但也存在物流枢纽设施亟待完善、市场主体培育亟待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亟待深化、物流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物流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此,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尽快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双循环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依据黄冈经济总量、产业规模、基础设施,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商业网点规划衔接,出台黄冈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广覆盖的“公水铁空”现代物流发展格局。积极推动黄冈主城区建设“临空、临港、临铁”现代物流综合集散中心、相关县市建设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和大别山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基地。

  二、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纾困解难。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物流业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健康发展。加强物流体系项目建设,在全市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航道网和港口布局中,谋划建设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等物流体系项目,优化运输方式,解决企业物流运营困难。引导中小微物流企业做精做专物流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平台型企业为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赋能,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支持龙头物流企业与中小微物流企业紧密对接,共同打造优势互补、高效协作的物流企业生态。

  三、加快补齐现代物流业发展短板。抢抓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机遇,建设和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物流园区项目,构建“通道+枢纽+网络”一体化物流体系。全面打通黄冈境内国省干线“断头路”“瓶颈路”,畅通中心城区对外通道,实现市区至各县市快速高效互联互通,推动与武汉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依托黄州铁路站、黄州港等枢纽,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江海直达、高铁快运等组织模式,打造一批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围绕打造大别山交通走廊,加快建设京九高速铁路和英山至黄梅高速公路,谋划建设武汉至罗田、英山、安庆高铁,鄂州至罗田铁路,实现“县县通铁路”,补齐农产品物流通道短板。加快推进县级物流中心、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村级物流服务网点建设,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循环配送网络。

  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龙头企业。依托黄冈水运优势和铁路网络,充分利用宁波市对口支援我市的机遇,对接花湖机场国家物流枢纽,大力招引集储运贸一体化、第三方物流、货运平台等优势企业。围绕构建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打造物流基地品牌,做大做强顺丰冷运中心等物流龙头企业和黄冈智慧农博城等物流基地,强化物流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资源整合。支持电商物流新业态创新发展。鼓励冷链专业物流龙头企业试点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参与县乡村三级物流冷链强链、延链、补链,推动农产品走出去。

  五、着力完善现代物流业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黄冈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运输节点信息发布、物流线路优化、多式联运解决方案等功能,夯实智慧物流基底。落实物流专项统计制度,定期公布物流统计信息,提高物流业运行监测分析能力。加强在黄院校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对接,推行订单式教育,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