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议意见

关于《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 关于加快推进黄冈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 发展的决定〉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时间:2023-12-14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2023年7月6日黄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主任会议通过)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发改委主任郭鹰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黄冈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决定〉情况报告》。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实施《决定》精神,以推进黄冈融入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为目标,坚持高位推进、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大力推进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一体化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统筹协调不够有力、交通对接推进不快、科技协作成果不多、产业支撑比较薄弱等困难和问题。为深入贯彻《决定》精神,扎实推进黄冈融入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促进主城崛起,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推进同城化发展工作机制。健全市级抓总机制。参照武汉、鄂州、黄石等市做法,在市发改委明确内设机构具体负责,或参照孝感市做法,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专班统筹推进同城化发展工作。健全专班牵头负责机制。七个专项工作组既要牵头负责、又要协调推进,对相关领域重点任务加强谋划、定期调度、抓好落实。健全市县联动机制。结合各县市区实际,明确各自同城化发展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上下贯通、一体推进工作格局。

  二、进一步加强高效互联,加快推进交通同网建设步伐。围绕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一小时通勤圈,全力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武汉至黄冈市域(郊)铁路、燕矶长江大桥等重大控制性工程建设,统筹推进第三过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加大跨部门、跨区域协调力度,加快跨市域“断头路”项目和重点交通配套项目建设进度。

  三、进一步加强科技同兴,做强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拓展中心功能,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对孵化技术、产品、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的工作机制,加快向黄冈转化落地科创项目。坚持结果导向,完善管理模式,在科创项目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依托科创平台,链接高端创新资源要素,聚焦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孵化引进新项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为建设科技新城积蓄发展后劲。

  四、进一步加强产业协作,做实黄冈高新区。全面对接东湖高新区和武汉新城产业转移和配套,紧盯生命健康、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万亿产业集群,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提升产城融合水平。争取武汉市支持,协同东湖高新区抓紧成立30亿元科创大走廊投资基金事项,高标准建设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大健康三个专业园区,将“光谷第九园”打造为光谷科创大走廊和武汉都市圈的示范项目,加快东湖高新智能科技产业园、TCL黄冈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探索建立园区高效运行机制,强化各项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入园落地。

  五、进一步加强功能配套,加快提升主城区能级。围绕服务共建花湖机场、承接武汉市城市功能疏解,推动主城区与武汉同城发展,增强主城区枢纽和城市服务能级。加快推进大别山智慧农博城、顺丰三大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鄂东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鄂东生鲜农产品集散地,提升航空物流配套服务功能,推进陆空联运。全力筹备武汉新港唐家渡一类水运口岸国家验收,争取设立黄冈海关机构,加快建设进出口产业孵化基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强黄冈教育、文旅、中医药康养产业,做靓“东坡庙会”品牌,打造全国文旅名城,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