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议意见

关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时间:2023-12-28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2023年11月3日黄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主任会议通过)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住建局局长李学军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是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分类施策,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科学系统治理不够、污水收集率普遍不高、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全面压实治理责任。全市各级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湖北、考察长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总书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深刻认识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举措,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在2024年实现黄州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长治久清,武穴、麻城及各县市区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治理目标,改善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坚持科学系统治理。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按照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握重点,统筹推进,探索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着力强化水系治理,打通城市水系,连通水系水网,做到全流域治理与水岸同治,达到标本兼治,做到时间与质量双保证。建立防止水体返黑返臭长效机制,对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每季度对水体透明度、溶解氧、氨氮、氧化还原电位等进行水质监测,确保已完成整治水体黑臭不反弹。对排查新发现的黑臭水体建立台账,科学编制“一水一策”整治方案,全面开展整治。

  三、强化源头综合整治。以全面启动“四区联动”城市更新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强城市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从源头解决雨污管道混接问题,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全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超过35%。开展黑臭水体沿岸排污口排查,摸清底数,明确责任主体,逐一登记建档。通过取缔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入河排污口,不断加大整治力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管理有关规定,严厉打击偷排漏排。加快团风、浠水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尽快建成投产。麻城、红安、英山加紧完成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前期工作,启动项目建设。蕲春要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厂新(扩)建,确保污水处理能力满足需求。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大对黑臭水体整治与后期管护的资金投入力度,要把整治、管护效果与建设、养护经费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好河湖长责任制,加大考核监督力度,督促各级河湖长切实担负起“管、治、保”的职责。要进一步明确管网养护责任,明确管网建设与养护责任主体和养护标准,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网改建全覆盖,彻底扭转管网失管失养状况。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严厉查处超标、超量排放或偷排工业废水等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运行的行为。加强信息公开,鼓励公众监督举报管网私搭乱接、污水直排问题。

  五、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民主治理理念贯穿于水体整治和长效管护全过程。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水环境保护知识普及力度,引导广大市民进一步增强亲水护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黑臭水体整治与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和全社会齐抓共治的良好局面。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