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市人民政府关于〈以强县工程和乡村 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黄冈现代化建设路径的 决定〉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时间:2025-07-11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2025年1月10日黄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十四次主任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胡朝晖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黄冈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决定〉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2023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出台以来,市人民政府紧紧围绕省委推进强县工程部署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要求,锚定《决定》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坚持对内整合、对外开放,转变发展理念,激活发展动能,以强县富民和乡村振兴为引领的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也存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等重要理念贯彻落实不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足、城市和产业“双集中”发展急需提速、城乡融合发展尚需统筹发力等问题。为深入推进以强县工程为抓手的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持之以恒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坚持以供应链思维重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一业一链、多县一链”搭建特色供应链平台,推动产业集中发展。坚持“2+2 ”产业发展思路,指导督促各县市区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壮大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搬不走、稳得住”根植性产业。坚持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主导产业发展上,推动每个县市一至两个主导产业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同时,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布局,着眼培植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二、因地制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系统思维,把一二三产业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考虑、系统谋划,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坚持市场取向,强化需求导向,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融合发展方式和路径,发挥比较优势,持续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品种、技术、模式、机制等方面的变革创新和综合应用,促进农村产业延链补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质效持续提升。坚持因势利导,立足各地实际,念好“山海经”、做强“土特产”,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坚持强农惠农,推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 三、全力以赴推进主城加快崛起。锚定打造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目标,深化与东湖高新产业同链、科技同创、园区共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拓展科技、商贸、文旅功能,大力发展空港经济,提升主城区能级。深化黄冈高新区、临空经济区体制机制改革,建设专业园区、出台专项政策、完善专项配套,优化整合资源,不断拓展新领域新赛道,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稳产增产,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推动市区国资国企做优、社会资本做活、整体经济做强。加快黄冈高新区与团风园区、临空区与巴河片区抱团发展,推动产业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以跨区域重大项目为载体,实质性推动黄团浠一体化。 四、多管齐下优化政策支持。围绕打通“聚人、安居、兴业”经济循环,强化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统筹性、精准性和协同性。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并形成体系,优化产业激励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