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工作

创新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管见

时间:2013-12-26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新形势下,做好人大代表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完善保障机制,推进代表工作。目前,影响和制约人大代表工作因素不少,主要是体制机制问题。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做好代表工作。一要加强组织保障,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机构,充实人大代表工作人员,加强乡镇人大工作。二要加强制度保障,完善代表履职请(准)假制度,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和登记制度,完善代表留任制度,坚持评选表彰代表建议承办单位和先进个人制度,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代表履职监督与激励机制,确保人大代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三要加强经费保障。按照代表法规定,将代表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长。代表工作经费专款专用,由代表工作部门统筹安排,有计划用在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上。

     二、加强专门培训,提升代表素质。加强对新任人大代表初任培训,组织集中学习宪法、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了解掌握人大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履职意识。开展履职培训,侧重学习如何审议工作报告、计划预算报告,如何提出议案建议,闭会期间如何开展活动等履职方法。开展专题培训,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结合代表专题调研、视察以及提出议案建议,组织代表对专门问题进行学习研讨。

     运用多种培训学习。可邀请专家学者讲授,也可让履职能力强、热心人大事业的基层人大代表走上讲台,现身说法,交流如何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如何审议报告、联系选民等履职经验。还可在人代会前组织视察,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辅导,为代表出席会议、履职做好准备。

     三、加强代表小组建设,做活代表工作。建立“人大代表之家”,设选民接待室、议事培训室、文化图书阅览室和档案室。为人大代表办公、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环境,方便人大代表与选民面对面沟通交流,广泛听取和收集民意,更好地为选民服务,为群众服务。健全各项制度,促进“人大代表之家”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

    按便于组织、便于活动原则,建立代表小组。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建立区域代表小组、专业代表小组、异地代表小组。不断健全代表小组工作制度,探索建立代表公示、履职承诺、选民评议、量化考核等制度,建立民情绿色通道,加强代表与选民的联系。近年来,市、县人大常委会除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外,还组织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听证、法院庭审旁听等,一些国家机关邀请人大代表担任政风、行风监督员,这些活动都较好地发挥了代表作用。

     四、保障代表合法权益,做深代表工作。依照代表法规定,切实保障代表合法权力。今年5月,黄冈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相关暂行办法,保护了人大代表的人身权利、依法执行职务权利、发言表决权利。全市各地人大常委会要协调相关部门,对代表依法参加活动的时间、工资待遇予以保障。注重向代表通报“一府两院”工作情况,为代表提供履职所需学习资料,保障代表知情权。

     五、办理议案建议,做实代表工作。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议政督政的重要途径,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是推动“一府两院”工作,落实代表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扩大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的参与度,让代表全程跟踪,参与督办。创新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评价机制,将发言权、评判权交给人大代表,确保办理工作评价客观实在。重点建议应由主任会议组成人员领衔督办,促成民生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得到解决。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中,要严格办理程序,实行面对面“交账”,“硬碰硬”查账,实打实“结账”。组织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开展视察检查、回访座谈、听取审议办理情况报告等形式,严把办理质量,督办落实,努力解决一批现实问题,着力提高代表建议落实率和代表满意率。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