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法加强民主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机关的主体作用,是各级人大常委会面临的新课题。红安县人大常委会以保障人大代表的民主及权利为基础,以加强“一府两院”工作监督为重点,以事关
民主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完善健全人大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监督质量,为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发挥了“润滑”作用。
一、建立代表联系制度,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
针对人大代表多数为兼职,且大多数代表来自于基层的特点为更好地组织代表履行职务。县人大常委会对县级254名代表和部分市代表以地域、行业为特征划分为12个小组,并确定出各小组召集人,建立代表档案薄,代表议事登记薄,联络方式方法。同时还建立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系制度,每个委员联系代表8—10人,每年电话访谈或走访调查不少于2次,及时了解和倾听代表呼声,为代表依法履行职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提高监督水平,强化代表履职能力和责任意识
我们通过学习培训和开展履职活动,变外行为内行,激励代表敢于和善于为民监督的热情,深刻领会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道理,改变过去认为人大代表只是“开开会、举举手,会议开完各自走”的一些粗浅认识,使代表真正觉得自己肩上有担子,收集民情民意有底子,参政议政有点子,从而使代表的激情得以大的发挥,履职能力和责任意识得到大的加强。
三、切实保障人大代表的权利,畅通民主监督渠道
随着改革的深化,各种社会阶层应运而生,人大代表的思想更加活跃,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参政议政的愿望也日益提高。为了把我县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案,建议尽快尽早付诸实施,我们与县政府一起召开了人大议案、建议交办会,将建议归类下发政府各个机关、部门执行,明确办理责任和期限,要求承办单位认真对待、妥善办理、按时答复,并把议案建议的办理纳入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为使这项工作经常化,人大常委会还实行各位主任带相关委室跟踪督办,代表人事工作室总协调的检查机制。
四、积极开展活动,保证人大代表民主监督的充分实现
当前,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群众看病就医难,五保户居住条件差,农村中小学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制定年初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时选择一、二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取得县委同意后,积极组织实施。一是对人大决议案,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活动。常委会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民办幼儿园进行了视察,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到学生寝室、食堂,重点查看寄宿学生的食宿情况以及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听取了县教育局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并给予了针对性强的建议,教育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措施、细化工作责任,教育事业得到均衡、健康、安全发展。二是抓住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部分代表反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过程中看病难、医药费过高的问题,我们组织部分代表参加调查研究。通过对全县4个乡镇的卫生院、部分村卫生所(室)和部分医务工作人员以及参合前、后住院农民的调查,就集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责令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通过电视台及信函的方式向人大代表反馈信息,防止反弹。三是按照工作计划开展不同类型的专题调查,就有关问题与县委协商,交政府实施。各专门委员会围绕各自的工作计划、工作对象,纷纷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着重抓了财政部门关于部门编制的审议,发改局关于计划经济发展的审议,法院、检察院人事任免考察考核等工作,还听取了县水利局、卫生局等单位的工作汇报。通过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的活动,建立健全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的监督机制。
总之,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监督职责,是当前贯彻实施监督法的一项重要职责,它使人大工作延伸到最基层,深入到广大群众之中,及时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促进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及重要决策的有效渠道,提升了代表的光荣感和责任意识,使民主渠道得到畅通和加强,从而推动了人大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