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纵横

武穴人大给力矿产资源利用专项工作

时间:2013-01-03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吴头楚尾、大别山南麓、鄂东边缘的武穴市境内金属矿产有40多种。金属矿主要有铅、锌、铜、金红石。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以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占优势,其次为磷、钾矿。其中,伴生矿物有黄铁矿、磷石灰,地质储量为114.73万吨,二氧化钛的总量4.15万吨,已探明磷钾矿D级储量2167.95万吨,白云岩矿变质型矿床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石灰岩矿面积约300平方公里,花岗岩矿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武穴陆续近几年先后引进了华新水泥、亚东水泥、泰山石膏等国内知名建材企业,发展壮大了本土企业湖北祥云化工,并使诸成为武穴纳税龙头企业。然而,宝贵的矿产资源在以上知名企业深度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被大量的碎石厂以建筑碎石的形式贱卖,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山体滑坡、粉尘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各界人士和周边民众反映强烈。

  8月31日,武穴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武穴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关于规范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决议>情况的报告》,会上,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勇平同志对市政府近一年来对整治全市矿山企业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实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几年来,虽然武穴市政府通过加大资源税征收力度,从遍布全市各山床的碎石厂中征缴了大量的税收入库,为武穴经济社会的建设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但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令人乍舌的浪费终该被制止,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本钱终该予以保留。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事关全市长远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福祉;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基于这一考量和顺应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呼声,在自2008年以来连年把整治矿石企业作为常委会监督重点的基础上,2011年9月28日召开的武穴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规范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决议》:

  (一)认真编制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要对全市矿产地质进行详细勘查,为编制各项规划提供依据。继续完善《武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科学划分“禁采区”、“限采区”、“准采区”,做到矿产开发布局合理。专项规划要与全市水利、林业等生态环境规划有机衔接,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环境和土地的破坏。在专项规划未制订施行之前,全市一律停止审批新上开发项目。

  (二)坚持整治达标验收,加大环境保护恢复治理力度。对全市现有开采中的矿山,要严格执行达标验收标准,只有通过了达标验收的企业,才能恢复矿山开采和生产。对因开采被破坏的矿山环境和被损毁的水利设施进行修复,未完成修复任务的,停止企业开发生产。对采矿权灭失的矿山,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以恢复治理矿山环境为目的的矿山整治项目试点,努力恢复矿山绿色原貌。

  (三)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坚持规模化、规范化、节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整合收购现有合法矿点,进行扩能改造。对部分产能不足、开采手段落后、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逐步提高门槛,促其与优势企业整合,实现资源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对整合后的企业,采用科技创新技术,走精加工的路子,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促进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准入条件,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管理制度,使部门之间、部门与基层政府之间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互动、形成管理合力。加强对矿产资源税的管控,堵塞税收流失。建立违法违规举报处理信息平台,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坚持多部门常态化监督管理为主、集中治理整顿为辅的监管模式,完善案件联合查处机制,提高办案效率和查处力度。

  为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所作出的以上决议,该市人民政府组织国土、安监、环保、交通、林业、水利、税务等相关市直部门,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子孙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宗旨和决心,在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和部门的跟踪督查下,用心思、花精力、动真格地开启了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这一民众所望、大势所趋的创举。

  (一)开展资源勘查,摸清矿产家底

  该市财政投入320万元,对市内田镇、大法寺、刊江三大矿产集中区的矿业权空白地狮子山、玉屏山、黄牯垴山攻击6.18平方公里的石灰岩矿开展了地质普查,摸清三个矿区共圈定水泥用灰岩和熔剂用灰岩矿体19个、白云岩矿体2个,估算333、334石灰岩矿石总量为8.4亿吨、白云岩矿石总量为7650万吨。三个矿区的资源储量已达到大型规模矿山标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五区(勘查区、开采区、禁采区、限采区、集中加工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借国家开展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为和实施整装勘查之际,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要求,鼓励社会资金与国有地勘单位合作,在该市境内开展风险探矿。目前,已开展合作的有湖北黄石一家知名民营企业、鄂东北地质大队、黄石鄂冶炉料有限公司、湖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等企业、单位。

  (二)开展矿山整治,保护资源环境

  一是实行矿山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该市人大常委会决议作出以来,市政府通过整合和关停的方式,将全市矿山企业原有的112缩减到现在的48家,使矿山企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分布也逐步趋于合理、矿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优质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和储备。二是开展粉尘治理,规范生产秩序。今年4月份,该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武穴市矿山企业粉尘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矿山企业粉尘污染治理为主的综合治理工作,主要做法是:规范审批,把好源头准入。责令所有矿山企业补办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林地使用许可等手续,完善了矿山开采审批手续。坚持标准,实行综合治理。按照“吸尘钻孔、封闭破碎、带水作业、限量生产、防尘装卸、清洁路面、及时绿化”的标准督促矿山企业落实治理措施。加强监管,巩固治理成果。各职能部门开展日常巡查、明察暗访,每月组织检查督办不少于4次,严防违规生产。凡排名倒数第一的矿山企业实行“两停”(停电、停供民爆物品)整改。经过一年的专项治理,48家矿山企业投入整治资金近4亿元,拆减生产线50多条,建成封闭厂房和堆料场90座,新上除尘器、凿岩捕尘器、喷雾装置等治污设施150台(套),成立专业运输公司10个,改装专用运输车150多辆,硬化矿山运输道路500多米。三是实行联合监管,严格矿山审批。该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武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意见》,对新设矿权实行高标准准入,新设矿权须经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进行论证,报市政府审查,经市人大常委会同意后,方能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三)加强深度开发,促进综合利用

  该市人民政府对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深度加工矿产资源的矿山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主动服务,如华新水泥计划用剥离的废石和围岩生产建筑骨料综合利用资源项目,市政府为企业的立项和征地报批作了大量服务工作;为使亚东水泥在武穴第二生产线尽快投产,市政府市长多次到该企业召开协调会,商讨资源配置问题,打消资源短缺顾虑;为使世界500强企业江苏沙钢集团矿产品深加工项目、江苏群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利用熔剂用灰岩生产系列碳酸钙项目落户武穴,市政府优先为其配置优质资源。

  (四)实施环境修复,建设绿色矿山

  一是依法办理使用林地许可手续。开展粉尘治理工作以来,该市林业部门已办理矿山征占用林地手续18宗,使用林地面积102.5公顷。二是对采空区和周边废渣堆积场实施平整,并修筑水沟,挡土墙,以防放生地质灾害。三是对通往矿山道路两侧和矿山周围进行植树、种草,努力恢复绿色矿山。四是依法足额征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确保矿山今后的环境治理有保障。五是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采取“以山养山”的方法,恢复采矿权灭失的矿山绿色原貌。

  今天,因矿产资源而快速开展的湖北武穴,没有等到资源枯竭时方才苏醒。矿山资源仍在开发利用,但往日遍山林立的碎石加工厂已放目难寻,灰尘漫天的城区乡里已逐步恢复清朗明净,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沙钢集团在内的从事矿石精深加工的知名企业正接踵慕名而来……

  8月31日召开的武穴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上,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勇平同志还要求:2015年年底前,全市48家建筑碎石加工企业要全部实现关停,要让武穴的矿产资源开发真正走上科学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让武穴的发展真正走上“两型”社会的轨道。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