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工作评议应把握好“五个”结合
时间:2013-06-04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开展工作评议,是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具体措施,对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改进部门工作,转变机关作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各项决策、决议和决定落到实处,促进社会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开展工作评议应做到五个相结合:
一是开展工作评议与改进工作作风相结合。作风建设事关干部形象、社会风气、事业成败。人民群众对改进作风的要求和期待在不断提高,改进作风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被评议部门要把改进作风与人大工作评议相结合,认真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的规定,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上。要克服工作中存在厌烦、自满、应付的三种错误情绪,认真查找工作中是否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是否存在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程序不到位的情况;是否存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优的情况。查处一批反面典型,纯化政风行风。
二是开展评议与解决发展环境不优相结合。当前,环境不优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部门存在利益之争,缺乏大局意识,视部门利益至上,只要触及到本部门的利益,便“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致使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兑现。相反,有的部门甚至受利益的驱动,挖空心思寻找“生财之道”,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有的行业“老大”思想严重,服务质量差,雁过拔毛;有的滥用职权,谋取私利。通过评议,部门要树立发展大局意识,转变观念。要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牢固树立扶持企业生存壮大,求本地发展,让眼前利益,给予优惠政策;求长远利益,让局部利益,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各部门要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
三是开展评议与解决人民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推动和促进工作是评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评议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对评议的看法和评价,就是看被评议单位是不是实事求是地查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是真心实意地解决一批群众最盼、最急、最优、最怨的民生问题;是不是通过评议促进了部门工作、推动了发展。
四是开展评议与建立长效管理体制相结合。被评议单位根据评议的结果,找准问题,进行跟踪整改。整改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抓好具体问题的整改,更要抓根本、打基础,规范管理,建章立制。笔者认为,各部门要推行服务承诺制、办结时限制、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督察制、行政执法量化目标考核制等等,从而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五是开展评议与创先争优,争创佳绩相结合。被评议单位要以接受工作评议为契机,以更优的工作状态,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实的工作作风,破除“守摊”意识,克服“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快年年走”的不良现象,奋发有为,奋起赶超,形成你追我赶,在同行中创优,在全市考核中争第一,在全省争位置,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气场,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