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探讨

关于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几点看法

时间:2013-09-16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人大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然而,由于主观上乡镇人大对人大工作的淡化和客观上专职人员、活动

经费短缺等因素,导致乡镇人大工作呈现走形式现象,直接影响了乡镇人大应有作用的发挥和县级人大作用的弱化。

    具体来说,当前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乡镇主要领导不能充分认识到人大工作在推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的作用,没能把人大工作摆在与党委、政府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造成人大日常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人大工作任

务而形式化地开展,连最庄重的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大会也是花半天时间草草了事。

    二是活动开展不够。组织代表开展活动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但是乡镇人大偏偏就漠视了这条重要途径。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基层代表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学习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代表参与

集体活动的主动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短缺等原因,乡镇人大很少主动组织代表开展各类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

    三是群众参与不够。由于个别代表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以及对人大工作、代表履职的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导致选民对乡镇人大工作的关注不多,对代表的信任不高,进而就出现了选民对人大工作的参

与热情不高,代表调研、走访也就不能收集到真实详实的民情民意信息。

    如何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进而推动乡镇人大应有作用的发挥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增强党委书记人大意识。多数乡镇人大党委书记兼职而不履职,弱化了人大在整个乡镇领导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乡镇党委书记要主动过问人大工作、支持人大工作,利用人大工作与党委、政府工

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通过人大工作的开展来助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落实。

    二是要提高专职副主席政治地位。鉴于乡镇党委书记工作繁忙而不能很好地兼顾好人大主席这一职责的现实,应提升专职副主席的政治地位,将其列入党委班子成员行列。事实证明,一个乡镇的人大副

主席资历深、威望高,该乡镇的人大工作往往就能得到正常、有效开展。

    三是要发挥镇级人大代表应有作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乡镇人大除了一年一次的镇人民代表大会召集镇级人大代表开会外,其他时间就没有组织镇级人大代表开展过活动,没能发挥镇级人大代表在促

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民生改善中的应有作用。

     四是要提供足够代表活动经费保障。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资金来做保障,代表活动作为发挥代表作用、推进人大整体工作的有效途径,更应该有足够的经费来保证有效开展。而当前的现实情况是

镇级财政捉襟见肘,县级经费杯水车薪,根本不能满足实际所需,需要省级、地市级财政提供有力支持。

    五是要强化人大工作对外宣传。人大工作都是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民主法制建设来开展的,都是一些利市利民的大事要事、群众关心关注的急事紧事。要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将

人大的工作完整、直面地呈现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眼前,进一步赢取社会和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进而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