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探讨

对开展专题询问的思考

时间:2013-11-20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工作报告或议案时,向有关国家机关询问、了解有关情况的一种方式,是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武穴市人大常委会结合监督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首次专题询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结合武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问菜”工作实践,就开展专题询问作几点思考。
   一是精心选题,确定问什么。专题询问的议题是专题询问的基础与前提,事关询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选题要有可行性、倾向性,切忌不切实际,选题要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要选择那些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纵观全国人大近年来的六场专题询问,从“问钱”、“问粮”、“问医”、“问水” “问房”、“问教”,无一不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持续推进的重点。我市城郊菜地面积因城镇化在递减,面积不足、产量不足、价格波动大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在今年元月份召开的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余春盛等代表所提的《关于加快建设保障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最终决定专题询问聚焦蔬菜基地建设。
   二是系统学习,找准为什么问。学习是增强询问实效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全面掌握与询问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寻求询问的重点内容和询问的切入点,确保询问的问题切中要害,以提高询问质量。因此,询问必须提前对询问所选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进行系统地学习,了解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明白文件确定的具体目标,全面掌握本地实际现状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和不足之处,明确努力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询问,确保询问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提问的人理直气壮,应询的人心服口服,防止询问答复走过场,流于形式。我市人大常委会在今年“问菜”时,常委会组成人员系统学习了《湖北省蔬菜基地建设保护办法》和国发[2010]26号、鄂政发[2010]57号和68号、黄政发[2011]15、武政办发[2012]89号文件的相关要求,然后再根据我市菜地面积缺口40%、产量缺口39%的实际情况开展询问。
   三是深入调研,把握怎么问。调研是了解真实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是询问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询问选题确定后,人大常委会要采取听专项报告、开展视察、问卷调查、专题调研、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问前调研,全面掌握有关工作的详细情况,准确找出要求与现状的差距,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系统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围绕确定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我市人大常委会在“问菜”前,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到5个部门、4个镇处、3个蔬菜集贸市场和4个超市进行专题调研,并与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民进行座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询问中,人大常委会13名委员着重针对蔬菜基地建设与保护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以设问和追问的形式对市政府和7个部门、4个镇处进行针对性询问。
   四是持续跟踪,问出实效。专题询问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督促改进、推进工作,询问结束并不意味着问题解决了,还要跟踪监督,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扎实地推动工作,确保人大监督取得实效,防止专题询问流于一问了之的形式。因此,专题询问后要及时对询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或参会代表关注的重点事项及工作建议进行认真归纳梳理,提出具体的办理意见,以书面形式交“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研究办理,并要有机结合人大监督、工作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媒体监督的有效形式,跟踪监督询问交办事项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办理工作,确保询问事项真正落到实位,维护好专题询问的严肃性,切实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性。我市人大常委会在“问菜”后,及时利用电视台“互动话题”栏目,征求市民对蔬菜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收集整理后交市政府研究处理,督促市政府每年整合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全面推进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联合新闻媒体定期跟踪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坚持连续三年持续跟踪监督,推进武穴市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最终让人民群众吃上廉价菜、放心菜。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