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
精心设计 扎实推进 武穴市四级人大代表纾困解难助企惠民
时间:2022-07-04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自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武穴市1057名四级人大代表进村(社区)、进园区、进市场主体、进职能部门收集问题和意见179个,转办、交办和现场答复179件,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事51件、企业难题21个,其余正在抓紧办理和协调解决过程中。 一、精心部署,规范推进。 武穴市人大常委会对照市委的部署要求,精心设计,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活动主题上,聚焦“四个助推”,助推乡村振兴、营商环境优化、民生保障、企业发展。工作谋划上,做到“四个结合”。即与代表履职评价相结合,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与“三联三创”活动相结合,提高联系群众的紧密性;与“代表行动”相结合,实现人大工作连续性;与创新特色相结合,提升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工作方法上,推行“四个一线”工作法。按照工作在一线开展、素质在一线提升、问题在一线发现、效果在一线展现的要求上基层办实事促发展。工作任务安排上,明确“四个一”清单。“一讲”就是下基层面对面宣讲惠农惠企政策,“一事”就是每位人大代表至少要领办一件民生实事,“一本”就是要填好下基层工作日记,“一反馈”就是向企业、向群众及时反馈解决问题的进度和质效。 二、示范带动,全面推进。 连日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带领工作服务专班纷纷深入一线,紧扣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市场主体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带真心”下基层,“听真话”察民情,“出真招”解民忧,“显真情”暖民心,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据统计,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实地走访调研企业26家、村(社区)14家,领办民生实事12件,督办企业发展难题36个。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着力解决1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接对口联系单位推动解决1-2件工作难题。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按照“应下尽下”的原则,积极参与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村建设等各项具体工作。各镇(街道)人大主席团(工委)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和就近就便原则,把1057名四级人大代表组建成65个代表活动小组,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到市场主体中、人民群众中,精准精细“察民情”,尽职尽责“解民忧”,用情用力“暖民心”。6月14日—26日,人大代表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走访各类市场主体271家和村(社区)136家,广泛听民意、察民情,认真找问题、想办法,充分彰显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 三、纾困解难,有效推进。 强化人大服务专班作用纾困解难。武穴市长江矿业公司由大法寺镇水厂供水,是大法寺镇水厂最远的供水站点。由于管线长且供水管径细,导致水量小且时常停水,严重影响了矿区400余名职工生活用水。市人大服务专班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市水务有限公司沟通协商解决问题方案,最终敲定从武穴市城区铺设新管道进入厂区,供水管径由原来1250PX改为5000PX,彻底解决矿区职工“用水难”。 发挥专业代表活动小组作用纾困解难。武穴市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由于疫情影响,该公司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一名股东的股权转让使该企业陷入了执行纠纷,该股东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该公司的银行账户。“被冻结的账户中有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195万元,用于发放员工的拖欠工资。”该企业负责人向法制专业代表活动小组诉求。法制专业代表小组会同市法院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和法律调解,最终申请执行人同意法院退转该笔资金,切实帮助企业因涉诉涉法引发的困难。 突出镇(街道)人大的主体作用纾困解难。四望镇人大主席团组建8个专项监督代表活动小组,定向督办票决制确定的民生实事,代表全参与,项目全覆盖,监督全过程,合力全方位,有力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落实落细。大金镇人大主席团发挥“代表来自于人民、植厚于人民”的天然优势,组织代表参与垸场整治和“四小园”建设,化解群众矛盾101起,助推拆除乱搭乱建86处,新建垸场小花园5个、小公园2个、小果园2个、小菜园17个,描绘了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武穴市人大常委会自开展人大代表实践活动以来,办理了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企业发展难题,维护了群众利益,激发了企业活力,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全面提升。(郝鸿臻 朱永康)
|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