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香人大

发挥融媒体优势 创新人大新闻宣传

时间:2024-08-07  来源:  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按照读书分享活动安排,重点对《融媒体时代人大新闻报道创新研究》进行了学习研究,现结合工作实际,谈下读书体会。
        一、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
       “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既有共同点,同时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之所以对《融媒体时代人大新闻报道创新研究》重点学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以往有探索。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中央级会议上提出融媒体中心的概念。‌这次会议之后,‌中宣部在浙江召开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对融媒体中心建设作出部署。我系统参加全国、全省融媒体中心建设培训,有过这方面的学习和探索。 二是工作有关联。围绕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人大宣传工作,也进行一系列思考和实践,如加强与市融媒体中心合作,开通人大视频号,建设微信矩阵,也遇到一些困惑,比如‌如何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有效提升宣传效果,形成宣传工作合力等方面。通过学习研究,能够帮助我解决这些困惑。三是领导有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宣传工作,讲清楚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好中国民主故事。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期望非常高,重要节点重要活动,亲自谋划安排,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不能辜负领导的期待,进一步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
       二、读这篇文章有什么体会?
       通过研读《融媒体时代人大新闻报道创新研究》,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1、融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机遇和挑战。融媒体时代,网络改变了当今中国的政治生态,它不仅盘活了现有的制度资源,也实现了民主的增量。运用好微信、微博和收集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拓宽宣传渠道,是人大舆论宣传工作的一个新机遇。同时,舆论监督和网络言论的发展给人大宣传工作增添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舆论风波,损害人大形象。融媒体时代,要思考如何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开展宣传工作,确保人大的声音在社会中能够更好地传播。
       2、融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创新的原则和要求。文中提出了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创新五个原则,即:坚持党性原则、三贴近原则、用事实说话原则,注重报道权威性与深度,综合运用“党言党语、法言法语、民言民语、网言网语”。我认为,这五个原则是结合人大“四个”机关的定位提出的,可以用政治性、权威性、人民性、法律性来概括。政治性就是坚持党管新闻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人民性就是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服务群众和代表贯穿到人大新闻宣传全过程。权威性就是通过对人大工作的宣传,更好地树立起人大权威性。法律性指人大宣传工作要讲程序、讲规范,要讲好法言法语。
       3、融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创新的策略和路径。文中介绍了创新的策略和路径,特别是讲了近几年全国两会的创意报道,H5技术、人工智能、VR+AR的应用,开阔了我的视野,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对比我们的工作,尚有较大差距:一是传播手段单一。创新手段运用少,如创意H5作品,基本上完全没有,主要是缺乏创新意识和相关制作人才。二是互动交流不够。系统内部宣传多,对外宣传少;单向传播多,公众互动少。三是深层报道不足。快餐式宣传产品多,精品号宣传报道少,主要还是缺乏深度挖掘。
       三、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围绕如何发挥融媒体优势,创新人大新闻宣传,谈谈我的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平台融合。一是平台互通。新媒体和智慧人大平台互相贯通,在智慧人大可以浏览人大新闻,通过人大新媒体可以进入智慧人大。二是内容互融。利用智慧人大采集人大履职信息,形成新闻素材库,根据不同主题宣传需要,调取不同的素材,加工处理形成不同的新闻,打造“人大新闻中央厨房”。三是方式互用。改变人大新闻宣传自带严肃的“体质”,在吸引人、多元化、易接受上下功夫。实现从单一的图文方式向专题视频、短视频、长图设计、H5互动阅读、MG动画等多种方式转变,让短视频成为人大宣传重要形式。
       2、进一步加强力量整合。一是机关干部的整合。按照《统筹工作力量服务常委会重点工作暂行办法》要求,拟定机关年轻干部参与新媒体宣传方案,定期邀请新媒体专家教授新闻写作、视频拍摄、编辑制作等专业知识,实现两个一:打造一支集采、编、摄、剪辑、发布于一体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制作一批由机关年轻干部主导的新媒体宣传作品。二是市县力量的整合。建立两个机制:建立全市人大新闻宣传稿件在线采编、集中审核、统一编发机制,可以通过完善智慧人大“新闻宣传平台”实现;建立全市人大新闻宣传约稿机制,针对重大主题,向全市人大工作者约稿。三是人大代表的整合。计划适时开通《一切为了人民》黄冈人大抖音号,面向人大代表征集履职信息,提高代表参与人大新闻宣传的积极性。
       3、进一步加强机构聚合。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一是纵横捭阖。建好新媒体矩阵,横向与报社、电视台等对接打通,纵向与省人大、县级人大新媒体等互联互通。二是同频共振。与省县乡人大联系沟通,将省级人大的宣传思想及重点方向、县乡民主法制工作的丰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舆论宣传触角上下延伸。三是握掌成拳。围绕市“两会”、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重大新闻线索报道,将新闻触角扩大到政府部门、监察委、法院、检察院、有关委室、新闻单位、县乡人大等,形成拳头效应,奏响人大新闻宣传最强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  杨志文)

 

© 2020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